403 ERROR
The Amazon CloudFront distribution is configured to block access from your country. We can't connect to the server for this app or website at this time. There might be too much traffic or a configuration error. Try again later, or contact the app or website owner.
If you provide content to customers through CloudFront, you can find steps to troubleshoot and help prevent this error by reviewing the CloudFront documentation.
技術面是什麼?技術分析有什麼優缺點?
Posted by Chopin蕭邦 on 2021 年 6 月 20 日 2022 年 6 月 23 日 台股練習曲 / 第四樂章:技術面
Posted by Chopin蕭邦 on 2021 年 6 月 20 日 2022 年 6 月 23 日 台股練習曲 / 第四樂章:技術面
一、股市三大面向介紹
「股市三大面向」包括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三個面向,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投資分析方式。
1.基本面:
是指公司的基本資料、財務狀況、營運情形以及產業類型。
2.技術面:
藉由研究過去股價的規律或成交量表現,預測未來股價漲跌趨勢,就是指技術面分析。
3.籌碼面:
指透過觀察三大法人買賣股票的數量,分析漲跌趨勢及買賣時機。( 延伸閱讀:籌碼面是什麼? )
圖片來源:蕭邦
二、技術面是什麼
而「技術面分析」是藉由研究過去股價的規律或成交量表現,預測未來股價漲跌趨勢。
圖片來源:Pexels
1. 移動平均線 ( MA )
移動平均線又稱為均線,原文為 Moving Average ,簡稱 MA,是指一段時間的平均價格。
例如:5MA 就是過去 5 天的平均價格、20MA 就是過去 20 天的平均價格。
移動平均線可分為短、中、長期三種,
短期一般是指 5 – 10天,中期是 30 – 65 天,長期是 技术面及基本面分析 120 天以上。
上面介紹的算法就是指移動平均線中的「簡單移動平均線」。
依據計算方法的不同,移動平均線又可分為簡單移動平均線(Simple Moving Average,簡稱SMA)、加權移動平均線(Weighted Moving Average,簡稱WMA)和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三種。
加權移動平均數和指數平滑移動平均數在計算上都加入了加權的概念,越近期的數據加權越重。
2. KD 指標
是由 K 值跟 D 值所組成的兩條線圖,中文名稱又叫「隨機指標」,原文為Stochastic Oscillator。
K 值和 D 值分別代表買與賣的能量,藉由兩條線的相對位置判斷股價漲跌趨勢。
K 值為「快速平均值」,又叫做快線,對股價變化的反應較靈敏、快速;
D 值為「慢速平均值」,又叫做慢線,對股價變化的反應較不靈敏。
在相同的時間內,K 值波動通常會比 D 值大,所以當 K 值與 D 值交叉時,就會產生比較明確的買進或賣出的訊號。
當 K 值由下往上突破 D 值,此時為上漲訊號,俗稱「黃金交叉」,建議買進。
當 K 值由上往下突破 D 值,此時為下跌訊號,俗稱「死亡交叉」,建議出售。
圖片來源:蕭邦
3. RSI 指標
中文名稱是「相對強弱指標」,原文為Relative Strength Index,俗稱RSI指標。
通常 RSI 越高代表市場越熱,越小代表越冷。不過這邊要特別提醒投資人,RSI越高並不代表越值得買進喔!
4. 乖離率 ( BIAS )
乖離率原文為 Bias Ratio,俗稱BIAS。用來評估投資人的平均報酬率。
假若移動平均線 ( MA ) 是投資人的平均成本,那麼我們可以把公式換改成:
舉例來說,
若小戴公司目前股價108元,而季均線值 ( 120MA ) 為100元,那麼投資報酬率 ( 乖離率 ) = ( 108 – 100 ) / 100% = 8%
5. MACD指標
原文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 Divergence,中文名稱為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大眾習慣簡稱MACD。
資料來源:玩股網
當柱線接近 0 時,就是短線買進或賣出訊號。
柱線由負轉正,為買進訊號;
柱線由正轉負,為賣出訊號。
三、使用技術面分析的優點
1. 資訊容易取得
2. 客觀輔助判斷
3. 可掌握股價規律
前面有提到,技術面分析就是藉由研究過去股價的規律或成交量表現,預測未來股價漲跌趨勢。
4. 更容易理解
5. 可運用在任何有技術圖的金融商品操作
- 想看懂財報,卻總是搞不懂財報上的名詞?
- 對於這些名詞,總是看過就忘?時常記不起來是什麼意思?
- 上網查了各種財報資訊,卻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分析?
四、使用技術面分析的缺點
1. 未來變化莫測
前面有提到,技術面分析就是藉由研究過去股價的規律或成交量表現,預測未來股價漲跌趨勢。
何時注意技術指標,何時讀財報?專家:學會4模式,不讓短進短出變套牢!
1. 提早進場,股價還沒漲就認賠出場:股價整理未結束時,提早買進;遇到再次下殺時,因為短期虧損壓力而停損出場。
2. 提早進場,卻賣在短線起漲點:太早進場,因為持有時間太久, 帳上未實現損益時賺時賠,當遇到真正噴出時,卻因為想先入袋為安,而提早賣在短線起漲點。
3. 追高買進,獲利不理想:在股價噴出過程中進場,致使獲利不夠理想;若該次噴出並非主噴段,而是末噴段時,易造成追高套牢的窘境。因此當短線噴出結束後,股價再次回落整理,常會選擇停損出場。
由於中期波段行情是由數個短期整理與噴出的交替組合,而 1 次完美的短線交易,應經歷 2 次的整理與噴出:於第 1 次股價整理的末端買進,經歷第 1 次噴出與第 2 次整理後,最後賣在第 2 次噴出的相對高點。實務上的短線交易可能更短,僅操作 1 次噴出,不忍整理。
策略4》隔日沖操作:「量價俱揚」是致勝關鍵
隔日沖操作的投資期間以「日」為單位,且今日買進、明日賣出, 主要是為獲取「當日盤中轉強」到「隔日盤中高點」的 2 日投資利潤, 是短線操作最短的週期,或者說是當沖操作的延伸。操作上,應確認主力籌碼已於近期進場,且重視技術面短線噴出過程與當日盤中轉強訊號。
而隔日開盤時,於股價開盤當下或開盤前 技术面及基本面分析 1 小時內,或是盤中相對高點賣出,依此完成隔日沖操作。
隔日沖操作的勝率較短線操作低,主要因為買進、賣出的投資循環太短,僅有 2 日的期間。若當日買太高或隔日股價未以紅盤開出,易造成隔日沖操作失敗,因此停損、停利的紀律格外重要。
策略5》當沖操作:難度高,須嚴守進出場紀律
而技術分析部分,則以「分鐘線」為主要看盤頻率,常見 1 分鐘∼5 分鐘技術分析圖,配合所選擇的指標出現明確訊號時進出,並且嚴守進出場紀律。做多者若是追高買進、貪心不賣出,或是做空者追跌、貪心不回補,都容易造成當沖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