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尼莫部落格
1.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分散投資是保護大家避免受到無知波及。 但是如果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分散投資就沒有什麼意義。」、「 只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投資人,才需要廣泛地分散投資。」 巴菲特認為與其把心力都花在各種雞蛋上, 還不如找出真正的金雞蛋,並且仔細觀察分析,小心捧在手上。 巴菲特能夠投資致富有二個重要關鍵:一是集中投資,長期持有; 二是謹守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
2.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10大投資原則的第6點:「切勿過於分散投資, 忌心多」。
3.菲利浦.費雪(Philip A. Fisher):「過度分散投資不一定能分散風險, 真正能降低投資風險的方法, 是投資者自身對個股盡己所能的深入了解, 方能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
4.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7個投資忠告的第5點:
如果你希望賺很多錢,就要抗拒分散投資的觀念:
營業員會推廣分散投資的概念, 但是他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果你買10檔股票, 其中若干股票的表現不錯,就不會破產,但是你也不會賺很多錢, 要發大財的方法就是找到好標的,好好鎖定,集中財力投資下去。 但是你一定要非常確定你的做法正確, 因為這樣做也是走向破產的快速道路,所以營業員會教你分散投資, 以免你破產後告他們。
1.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16條投資法則的第7點:
請分散投資不同的公司、產業及國家,並且分散投資股票和債券, 以提高資金安全保障。任何天災人禍,或者競爭者突然發明新科技, 或是政府改變政策,都可能導致公司出現嚴重損失。 即使是看似管理良好的公司,也不排除內部有問題出現。 因此投資者惟一可以做的,是分散投資。坦伯頓強調, 集中投資vs.分散投資 分散全球比集中投資一地,效果會更好。
2.橡樹(Oaktree Capital)集中投資vs.分散投資 資本公司董事長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
守勢型投資更要求有思慮周延的分散投資, 限制所承受的整體風險以測重安全。
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 (William 集中投資vs.分散投資 Sharpe)主張投資組合的概念。
4.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在葛拉漢的觀念裡,「投資」必需經由細心全盤的「量化分析」 以運算和統計的科學化工具, 對一家公司進行財務報表分析其實際獲利,估算「價值」 進而判斷投資的標的是以「合理價格」購入,並加入「安全邊際」( margin of safety)及「分散投資」的概念, 以確保本金的安全及適當的報酬,確定標的後不受市場波動影響, 穩定於過程中獲利。
5.經典投資著作的作者賽思.卡拉曼(Seth Klarman):分散投資是需要的,但無需過度。 投資者應在全球、各個領域中尋覓機會,仔細選擇。
結論:
1.如果具有相當程度的投資專長,而且能夠分析公司, 就應該徹底避免分散投資的作法。
2.如果沒有時間或是投資分析專長,可以周詳地研究、 徹底了解投資標的,那麼就應該盡量分散投資。 巴菲特建議分散投資人可以投入指數基金(ETF)。
3.分散投資能夠讓你避開風險, 但是沒有一個富人是靠分散投資致富的,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 然後好好照顧它才是正確的。
集中投資vs.分散投資
2022-08-03 12:47 福建
今天说的是另一个问题,选 分散持股还是集中持股的基金?
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第二种方法相对麻烦,值不值得这么做,取决于一个重要问题:持股集中度高的基金,有没有超额收益?
如果集中持股代表了对个股更深的理解,那么持股越是集中基金收益应该越好,也就是持股集中度和基金的回报之间应该是正相关。
我统计了从2012年至今十年全市场的主动偏股基金的数据,看每年年报、半年报披露的基金集中度与随后一年基金回报之间的相关性如何。
为何高集中度并没有带来更高的收益呢?
集中持股是基金经理自信的体现,一方面自信来自其对公司、对行业的深度研究和把握,而另一方面,人类都有着过度自信的基因,但性格、经历不同,过度自信的程度也会不同,即便掌握的信息一样,也会有人自信、有人谨慎,集中持股也可能是因为一些人更“过度自信”。
集中投資vs.分散投資
著者 川西 諭 田村 輝之 功刀 祐之 出版者 行動経済学会 雑誌 行動経済学 (ISSN:21853568) 巻号頁・発行日 vol.5, pp.152-156, 2012 (Released:2013-05-29) 参考文献数 2 2011年と2012年の2月に行った個人投資家を対象とする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ンケート調査から,個人投資家の投資スタイルによる投資行動とパフォーマンスの違いを多面的に分析した.その結果,(1) 明確な投資スタイルを持つ投資家は大きく2つのグループ(「長期パッシブ分散派」と「短期アクティブ集中派」)に分かれること,(2) 2つのグループを比較すると,長期パッシブ分散派の方が相対的に,投資家間で運用パフォーマンスの差が小さく,投資満足度,幸福感が高く,ストレスや不安が少なく,資産の形成に成功していることが確かめられた.
「分散投資」也有盲點!持有的股票若符合這兩種情況,反弄巧成拙
編按:常有人因為迷信「分散投資比較安全」,結果一股腦兒將資金細分在各種商品、各種標的上。你自以為是保險,殊不知繳交的保費(手續費)有那麼高。(本文摘自《為什麼他投資一直賺大錢?》一書,作者為市川雄一郎等,以下為摘文。)
「分散投資比較好」可能只是一種迷信
情況一:本金100萬分散在5家汽車公司
風險在哪裡?
圖/投資性質單一,風險都會比較高。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情況二:「過度分散」卻弄巧成拙的盲點
常有人因為迷信「分散投資比較安全」,結果一股腦兒將資金細分在各種商品、各種標的上。然而,過度分散資產,就沒辦法妥善掌握各個投資標的的狀況。而且雖然降低了波動率(風險),卻也讓資產更不容易累積,成長陷入停滯。這就叫懲羹吹齏、弄巧成拙,過度小心,反而模糊了投資的意義。
投資者應持有多少標的為佳?
根據調查,分散投資股票,只有在約莫20支以內才有實質效益,超過這個數量之後,就跟投資指數型基金沒兩樣,而且愈分散,效果只會愈差。如果有一檔股票的投資報酬率特別高,理論上就應該集中投資那檔股票。
圖/《為什麼他投資一直賺大錢?:全球金融學校的散戶獲利方程式》,市川雄一郎, 全球金融學校著,沈俊傑譯,先覺出版